特殊缘分延续六载 老挝侨胞中秋暖心捐赠山西高平老人

特殊缘分延续六载 老挝侨胞中秋暖心捐赠山西高平老人
中新网郑州9月30日电 (记者 刘鹏)中医药文化重镇河南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也是河南省官方赋予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的战略定位之地。近年来,南阳市以仲景文化为纽带,全力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使中医药产业“强”起来、仲景文化品牌“响”起来、中医药国际形象“亮”起来,形成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格局。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刘鹏 摄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30日举行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卫生健康专场新闻发布会,南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菡就该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李菡介绍,“十四五”期间,南阳市以“中医药健康服务”为主题,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市县两级完善的中医药管理体系,全面优化发展生态。中医医疗、教育、科研、人才全面起势,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万名护工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建成完备的四级中医药服务体系。  南阳官方统计显示,当前,该市有中医医院66家,中医诊所1058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0886名,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的村卫生所(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触手可及。该市还成功入选了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  为使中医药产业“强”起来,南阳市近年来实施了宛药振兴、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中医药+”三大计划,建立了中医药产业链,打造千亿中医药产业。目前,南阳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68万亩,规上中医药企业53家,年产值达450亿元,并上榜全国中药产业综合实力30强城市。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保护产品的“南阳艾”,占据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  为使仲景文化品牌“响”起来,南阳市实施了仲景地标建设工程、仲景文化弘扬工程、仲景品牌塑造工程,以医圣祠为核心规划建设占地689亩的医圣文化园,一期已建成运营,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新地标。当地还连续举办了16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12届仲景论坛,率先创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并吸引全国多个城市跟进。  为使南阳中医药国际形象“亮”起来,南阳市以国家中医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为平台,推动南阳市中医药“扬帆出海”,张仲景经方阁旗舰店已在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挂牌6家海外诊疗中心,中医适宜技术国际培训班“仲景工坊”已培训海外学员超3000人。2024年中医药累计进出口额达2188万元,同比增长73%,南阳中医药正加快出海步伐。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作为中国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和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大省,河南亦正在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的脚步。  河南省卫健委主任黄红霞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河南坚持中西医并重,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医疗服务、产业发展、人才集聚、文化传承“五大高地”,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实现中医科室全覆盖,2507个乡镇社区建成中医馆,基本实现村村有中医药服务。其间,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百市千县”中医药市集参与人次达到810万。(完)--> 【编辑:胡寒笑】

通过,在驾校培训网站模板(自适应手机版)驾校网站源码下载✅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实践中,效果显著。

与此同时,中新网江西上栗9月28日电 (欧阳林 柳戈 柳嘉乐)27日晚,在中国“花炮故里”江西上栗县花炮文化博览园内,举办了第三届上栗花炮文化...

即使,便是,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京彩秋韵 双节同庆”为主题,推出24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并精选京郊微度假、工业研学游等创新体验场景,深挖骑行、赛事等潮流玩法,推出了系列主题文旅线路,为8天小长假送上首都“文旅大餐”。-->  主题文旅线路  【重温峥嵘岁月】  从卢沟桥的滚滚硝烟到平西根据地的嘹亮红歌,北京这片热土上,镌刻着不屈的精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梳理城市红色记忆,串联起那些承载着...

从功能角度,一般来说,中新网9月29日电 “后来我渐渐明白,真正体育精神的意义不是永远站在顶端,而是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永不停下脚步。人可以往四处走,永远没有死胡同。”面对眼前的同学们,乒乓球世界冠军朱雨玲如是说。主办方供图  “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校园宣讲活动、“冠军体育课”运动员进校园活动近日走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地学校。朱雨玲与师生分享了二十余载运动生涯的感悟,传递了“保持向上,从新再来”的信念。  “教练曾...

中新网广州9月29日电 (记者 孙秋霞 郭军)2025世界粤商大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2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广州、深圳、韶关、东莞市在会上作投资环境推介,知名企业家代表聚焦行业趋势和企业发展进行主题分享。图为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在专题会上演讲。广东省工商联供图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磊为参会嘉宾作了详实的政策宣讲,系统解读了广东省支持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最新政策导向,为粤商企业谋划新篇、规划未来提供了清晰的战略蓝图与行动指南。  在投资环境推介环节,广州、深圳、韶关、东莞四市领导依次登台,全面展示了各自区域的产业活力、营商环境和投资前景,充分展现了广东作为经济大省的区域协同发展潜力。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孟昊介绍,当前,广州经济总量已突破3万亿元,形成6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7个千亿级服务业,社消零总额、进出口总值双双突破万亿元,市场主体超过400万户,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广州产业赛道宽广、创新动能澎湃、营商环境优越、开放门户敞开,正是各位粤商朋友投资兴业、共创未来的最佳时机。  在企业分享环节,香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翟美卿分享了香江集团自主创新构建产业生态的实践与思考。她表示:“我们粤商做生意,最喜欢的就是‘饮头啖汤’,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现在的‘头啖汤’,意味着要敢于去攻克核心技术领域的‘硬骨头’。”(完)--> 【编辑:胡寒笑】

中新网杭州9月28日电 (钱晨菲)28日,2025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2024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成果在会上发布。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位列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五位城市。  据悉,该活动已连续开展15年,旨在为中国城市引才育才提供参考。今年,活动选取了64个外籍人才集聚度较高的城市,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外籍人才对城市工作满意度、生活便利度、环境友好度的评价,分析形成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2025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现场。吴怡欣 摄  具体来看,2024年度中国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综合排名前二十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深圳、南京、青岛、厦门、大连、宁波、昆明、海口、武汉、天津、长沙、济南、珠海、常州。  调查研究显示,前二十位城市稳定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地区,高度契合中国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战略布局,城市群特征持续凸显。同时,各地依托比较优势形成差异化引才竞争力,如广州、杭州、深圳凭借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汇聚全球人才。此外,外籍人才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便利度、职业发展空间与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同样关注。  除超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外,特色鲜明的大中城市同样成为外籍人才青睐之选。此次发布的大中城市外籍人才吸引力指数前十城市为海口、珠海、常州、保定、无锡、威海、绍兴、烟台、潍坊、义乌,体现出不同规模城市在引才领域的差异化优势。(完)--> 【编辑:胡寒笑】

相关文章